首页 > 新闻 > 国内 >

数字转型赋能文化传播 发挥湾区优势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

发布时间:2024-03-09 09:54:24来源:
近年来,中国艺术工作者持续用自己的实践、美术的语言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与成就。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文化艺术的对外交流成为不少粤港澳大湾区代表委员们的共同关注。如何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?他们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出发,带来了各自的见解。

数字转型赋能文化传播

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、新闻出版、广播影视、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。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……我来自文艺界,这一点对我触动挺深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美协副主席、广东省美协主席、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说。

林蓝今年提交的建议与文化数字化战略密切相关。她向记者表示,在《关于建设“国家艺术大家档案”数字化平台的建议》中,她重点关注如何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,传承国家文化记忆,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为艺术发展、人才培养、精品创作、行风建设等提供重要的启迪示范。

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。“新中国培养起来的几代老艺术家,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的见证者,他们的艺术历程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何研究好、挖掘整理好、保护归档好、传播利用好他们的鲜活故事和文脉精神?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。”因此,林蓝今年提出《关于建设“国家艺术大家档案”数字化平台的建议》,希望从国家层面出发,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,加快推动“国家艺术大家档案”数字化平台建设。

“在当下,只有进行数字化转型,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,提高研究效率,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。”林蓝建议,对相关成果进行数字化宣传推广、进行创造性转化利用,将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地落实,促进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,重塑文化发展模式,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。

共同语言展现中国形象

文化是国际交流的载体,艺术是文化传播的桥梁。对全国政协委员、广东省美协副主席许鸿飞来说,刚刚走过的2023年是意义不凡的一年:他的雕塑世界巡展走过了第十个年头,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、30多座城市。“幽默与爱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。”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以来,如何创新表达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,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,成为许鸿飞关注的焦点。

今年春节前夕,许鸿飞的雕塑作品《吻》被西班牙马德里中央公园收藏,世界巡展第56站“龙凤呈祥”也在萨拉曼卡拉开帷幕。从2019年至今,许鸿飞的新春生肖主题雕塑作品已经连续六年在此亮相,为西班牙带来欢乐喜庆的中国元素。今年,他的龙年生肖新作《龙凤呈祥》如约而至,再次为当地市民带来惊喜。

“我们需要用作品告诉世界:新时代中国人的生活是如此幸福、快乐、自信。”许鸿飞认为,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包括五个步骤:从“走出去”“走进去”到“请出去”“请回去”,最终实现“留下来”。在他看来,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“走出去”,应当鼓励更多中国艺术家走进国际社会的主流文化,真正“走进”海外民众的心坎。

正如萨拉曼卡连续六年的巡展一样,高质量的文艺精品不仅能“走进去”,还能被海外主办方“请出去”、多次被“请回去”。针对一些中国艺术作品“走出去”传播度不高、展览同质化等现象,许鸿飞建议,通过成立对外文化交流基金等举措,重点扶持一批有潜力的艺术家创作优秀作品,以多元化的深度对话活动,提升中国文艺精品的国际影响力。

加强交流发挥湾区优势

粤港澳大湾区是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。“近年来,香港为文化艺术交流提供平台、持续拓展与海外文化机构的合作联系,艺术文化交易呈现喷薄之势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歌唱家莫华伦带来《关于进一步发挥香港国际化优势、助力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案》,重点关注进一步发挥香港优势,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。

莫华伦表示,近些年,他在世界各地参与、举办音乐会,用歌剧展示中华优秀文化之美,也实地考察了世界文化发展状况。他在提案中提出了两项具体措施:加强香港青年人才培养,储备香港文化艺术人才。莫华伦表示,要推广中华文化,人才培养势在必行;应利用香港独特优势,输出中国文化走向国际。

莫华伦强调,应当利用香港独特优势,加强文化交流,输出中国文化走向国际,助推艺术成果的转化。莫华伦认为,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,应加强香港与内地及海外的交流合作、资源互补,利用香港的国际化优势,助力中国文化辐射到全世界,让中国在世界舞台彰显“文化自信”。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